點擊數:112912019-01-21 08:45:52 來源: 早熟棉研究室、科研處
近期,市農科院早熟棉研究室完成的“優質抗病蟲早熟棉種質資源創制、新品種選育及應用”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該項目依托邯鄲市農業科學院的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兩大平臺,在國家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2008ZX08005-002)、河北省科技支撐項目(06220113D-2)的支持下,采用遠緣雜交、階梯式復合雜交、回交等常規育種手段和分子育種相結合,歷經30多年潛心研究,創制了一批聚合陸地棉、海島棉等遺傳基因的早熟棉種質資源。通過創新育種方法,實現了早熟、高產、優質和抗病蟲等性狀的聚合,育成邯258、邯686、中創85和中創88等4個新品種。獲國家專利3項,申請發明專利2項,獲新品種權保護1項,發表論文16篇,制定地方標準1項。
該項目育成的新品種突出解決了棉花早熟與高產、優質難以結合的技術難題,實現了早熟棉產量和品質指標的重大突破,綜合性狀優良。集成了一套以“適期播種、無膜種植、增加密度、輕簡管理”為主要內容的綠色高效栽培技術,其產量和地膜棉相當,沒有白色污染,為徹底解決棉田殘膜污染提供了技術支撐。
該項目育成的新品種2015-2017年在河北、山東、河南、山西、江蘇和安徽等區域累計推廣面積710.3萬畝,新增社會效益7.16億元。新品種的推廣應用,促進了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實現麥棉、菜棉雙豐收,對確保國家糧棉安全,改善棉花品質,增加農民收益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為我國棉花可持續發展作出了貢獻。